近日举行的“中国新力量炼厂市场交流会”上,中石化旗下的中国国际石油化工联合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联化”)同20多家地方炼厂共商合作,备受业界关注。与会各方都强调“合作大于竞争”。随着地炼获得进口原油使用资质后,三大国有石油公司与地炼的合作呈加速之势。
在此之前,中石油和中海油也与地炼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2016年4月,中国石油与山东东明石化、京博石化、海科石化等8家地方炼厂就资源互供达成协议。中海油也在同年宣布要拓展同地炼的合作,并将为地炼采购进口原油作为业务增长点。安迅思数据显示,2016年,中石油、中海油分别向地炼提供约1100万吨原油和1000万吨原油。同为成品油市场上的不同竞争主体,三大国有石油公司与地炼已开始建立日益紧密的合作关系。对此,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石油市场研究所副所长陈蕊认为,这是市场竞争趋向理性和成熟的必然,特别是近几个月来国内成品油市场激烈的价格战,已让竞争双方进一步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价格战长期打下去,必然是两败俱伤的局面。因此,国有企业和地炼都认识到应当在竞争之外谋求合作,打造共赢的局面。
随着中国油气体制改革的推进,国企与民企的合作空间更大了。自2015年发改委出台进口原油使用资质的申请条件以来,目前全国已有共计32家企业拿到进口原油使用资质,累计进口原油使用配额已超过1亿吨。在原油市场放开的背景下,地炼进口原油需求呈爆发性增长,已成为中国进口原油增量的最大消耗体。众多国内、国际石油公司和贸易商都已经盯准了这块新的业务。对同时拥有海外原油进口权和成品油出口权的国有石油公司来说,这也是宝贵的市场机遇。而对地炼来说,国企具备的资源与销售终端优势也颇具吸引力。
国企与地炼各具优势,业务上有很强的互补性,合作潜力巨大。以中联油和中联化为例,这两家公司均为中国举足轻重的原油进口商,原油进口来源丰富;若能加深与地炼合作,在国际市场上用更大的订单去争取更优惠的价格,辅以地炼的低成本优势,就能达成共赢。长远来看,国有石油公司与地炼之间合作将进一步提速,合作范围更广,合作方式更多样,合作程度也将不断深入。对国有石油公司来说,应在原有基础上拓展合作方式,如与地炼展开双向对标、在运输领域开展合作、在成品油销售终端展开合资合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