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4日,中石油召开了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二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六家油气田扩大经营自主权改革试点建议方案》《集团公司授权管理办法及授权清单》《工程技术服务价格市场化改革建议方案》。会议要求对三个方案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尽快出台实施,并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中石油此前曾在辽河、吉林两家油田开展扩大经营自主权改革试点。而在接下来,这一改革不仅会在辽河、吉林两家油田继续深化,还将新增新疆、大港、华北、吐哈4家油田开展改革试点。
老油田的可持续发展,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关注的话题,国内石油公司对此也在持续探索。在2017年12月初,中石油正式宣布了首个内部矿权流转方案。
老油田可去新油田搞勘探开发,此举解决了老油田发展资源不足的问题。但老油田的未来,显然不能完全依托资源,还需要在企业运营模式上改进,提高运营效率。
扩大油田的经营自主权,意味着企业将自负盈亏,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竞争压力必然会激发企业生产的积极性,中石油正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提高老油田的效益。
在2014年,中石油决定率先在辽河、吉林两大油田展开扩大经营自主权试点。明确规定,两家油田今后将完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而如今,这一改革正在加速,并开始向其它油田蔓延。很显然,伴随了石油行业多年的“铁饭碗”“大锅饭”,将逐步成为历史。
油田扩大经营自主权意味着什么?
对广大油田企业而言,油田扩大经营自主权将带来什么变化?不妨以辽河油田为例来看,经过三年的油田扩大经营自主权改革,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在2015年,中石油为两家油田下放了7项经营自主权和5项相关配套政策。
这7项经营自主权分别为:实行投资成本一体化,下放方案审批权,储量产量指标自主确定,市场化选择施工队伍,下放物资采购权,支持实施资产轻量化,推进产品价格市场化。
5项相关配套政策分别为:调整负息资金政策,加大工效挂钩力度,支持可持续发展,有序开展矿区改革,实行指标分设统一考核整体兑现。
在3年的试点改革过程中,辽河油田对企业进行了一系列调整改革。
在企业结构优化方面,辽河油田关停了运行40余年的热电厂,退出了锦州燃气公司股权,还进行了控编减员、撤并组织机构、合并同类业务;
在市场资源配置方面,外围盆地实行公开招标,推行钻井总承包,借助稠油技术优势实施“走出去”战略;此外,还推行了二级单位间油气产品互供、技术服务等模拟内部交易结算,加大外委、外修等项目专项控制力度;
在企业管理方面,实行“增效增工资、稳效稳工资、降效降工资、亏损减工资”的薪酬考核政策;推行简政放权,下放部分工程项目管理和产能投资、内修审批、物资采购和开发方案等权力。此外,还进行了简化优化审批流程。
经过了三年调整,辽河油田原油单位操作成本下降2.7美元/桶,人工成本刚性下降12%。辽河油田不仅实现了原油超产,其累计挖潜创效更达到了63亿元。此外,7000多员工外闯业务,年均收入也达到90亿元。
从辽河油田这三年的油田扩大经营自主权改革来看,取得了颇为理想的效果。有了这一成功的案例,中石油俨然希望将这一模式复制到其它油田,辽河油田、吉林油田仅仅是个开始。
油气上游市场化改革提速
此番中石油方面指出,将在储量和产量指标、勘探开发方案等方面赋予企业相应的自主权,授权范围进一步拓宽。同时,政策也将更加配套,有利于试点企业牢固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的理念。
其目的是进一步突出高效勘探、低成本开发、天然气上产和绿色安全发展,切实增强应对低油价风险挑战的能力,为老油田可持续发展探索一条新路子。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扩大经营自主权改革主要集中在中小型老油田,还未涉及到长庆、大庆、塔里木等大型油田。
但辽河、吉林、新疆、大港、华北、吐哈油田的总油气年产量达到3700万吨左右,约占中石油目前国内油气总产量的20%,规模并不算小。
可以预见的是,除了已经开展扩大经营自主权改革的辽河、吉林油田,新增试点的新疆、大港、华北、吐哈油田,未来还会有更多石油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而这一改革,也符合中国油气上游领域市场化改革的方向。除了对油田单位进行市场化改革,中石油此番还审议通过了对其油服业务市场化改革的新方案——《工程技术服务价格市场化改革建议方案》,加速油服业务的市场化改革。
此前,中石油审议通过了《中国石油工程技术业务改革重组框架方案》,对其工程技术业务(油服业务)重组制定了大体方案和具体时间。(详情可点击阅读:中石油将重组油服业务,油服巨头“中油油服”或诞生)
此番中石油指出,将进一步推动工程计价公平公正、科学合理,促进重组后的工程技术服务业务提升竞争力。
此外,针对公司现有授权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中石油还审议通过了《集团公司授权管理办法及授权清单》,制定了明确授权管理原则、授权层级、授权程序、授权监督及授权处罚等,确定了14类业务的授权管理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