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前,中国石油在华东地区的天然气可供资源量不能完全满足该市场需求。”在日前举办的第二届世界油商大会上,中国石油华东天然气销售分公司总经理侯创业表示,直到2023年中俄东线管道南通-甪直段建成投产,华东地区天然气市场供应形势才可能发生逆转,由近期趋紧转向远期宽松。
根据中俄管道规划,中国石油将在2023年10月建成南通-甪直段(158千米),该段输气能力250亿立方米/年。
中国华东地区包括五省一市区,分别为山东省、河南省、安徽省、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年天然气消费量占国内天然气消费总量近1/3。
据中国石油业务发展滚动规划中间成果内容显示,华东地区今年天然气需求量为778亿立方米,2020年达到943亿立方米,2022年将增至1069亿立方米,五年增幅约为37.4%。
同期,中国石油在华东地区的天然气规划销售量为456.2亿立方米(2018年)、574.2亿立方米(2020年)和671.1亿立方米(2022年),分别占该地区天然气需求总量的58.63%、77.3%和62.8%。
“要满足华东地区五年后的天然气市场需求,需要5亿立方米/天的天然气干线管输能力、50亿立方米/年的天然气储气调峰能力和8万公里以上的城市燃气管网设施与之相配套。”侯创业表示,未来五年内,华东地区五省一市的管线建设、LNG接收站及储气库等投资空间巨大。
截至2017年底,中国石油已经在华东地区建成“三横两纵一路海气”的管网布局系统,管道总长度达到6600千米。
“三横”指的是西气东输一线、南昌-上海支干线和平泰线/泰青威天然气运输管道;“两纵”指的是冀宁联络线和西气东输二线;“一路海气”指的是中国石油江苏LNG接收站。
其中,干线管道长度为4200千米,一次管输能力达到1.78亿立方米/天,覆盖华东地区地级及以上城市比例达到74%,山东省和江苏省两省实现地级市全覆盖。
2017年,中国石油的天然气产量首次突破1000亿立方米,销量达1518.4亿立方米,占国内市场份额的66.2%。作为仅次于华北地区的主要天然气消费区,中国石油每年逾1/4的天然气销往华东地区,占该地区天然气需求量的六成以上。
在中俄东线南通-甪直段未建成投产前,中国石油将通过江苏LNG扩建工程,来满足华东地区日益增长的天然气需求。
侯创业表示,江苏LNG扩建工程计划于2021年10月建成两座天然气储罐,2022年建成四座。每座储罐容量均为20万立方米。
在LNG运输方面,中国石油将与协鑫汇东公司合作新建一座LNG码头,预计于2020年10月投产,接卸LNG能力达到350万吨/年;新建LNG卸船泊位两座,使其接卸能力达到1300万吨/年。
中国石油还将继续建设金坛和刘庄两座储气库,在2022年形成工作气量21亿立方米。
在华东地区五省一市中,江苏省是第一用气大省,预计2020年的天然气需求量将达325亿立方米,2022年将达365亿立方米。
这与江苏省大力推行“煤改气”和燃气发电政策分不开。2017年2月,江苏省能源局印发的《江苏省削减煤炭消费总量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提出,2017-2020年,江苏省将削减煤炭消费3200万吨,相当于天然气消费量167亿立方米。
按照江苏省规划,2020年的燃气电厂装机量将达2000万千瓦,气化城镇人口700万,天然气在工业用能中占比提升至12.5%,形成了天然气巨大的需求。
华东地区第二用气大省为山东省,预计2020年的天然气需求量达202亿立方米,2022年达232亿立方米。
去年以来,山东省临沂、滨州、潍坊、东营和日照等多地级市持续在推进天然气“镇镇通、村村通”工程。且山东省的济南、淄博、济宁、德州、聊城、滨州和菏泽等七个地级市已纳入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
去年,山东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城镇人口气化率约54%,气化率在华东五省市中处于低位。
浙江省和河南省的天然气需求量较为相近。2020年,预计浙江省和河南省的天然气需求分别为140亿立方米和120亿立方米;2022年分别为156亿立方米和134亿立方米。
按照浙江省规划,2020年,燃气电厂发电小时数将增长至2200小时,天然气在工业用能中占比为12.5%,基本实现“县县通”。河南省则为大气污染传输通道治理省份之一,有七个城市列入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
与其它四省相比,安徽省的天然气需求规模较小,其规划在“十三五”前气化30%的乡镇地区。2020年,安徽省天然气需求量预计为57亿立方米,2022年为74亿立方米。
作为华东地区唯一的直辖市,上海市预计2020年的天然气需求量为99亿立方米,2022年为107亿立方米。人口气化率在90%以上的上海市,将推进天然气在发电、交通和工业三方面的利用。
按照上海市规划,在发电领域,预计2020年的燃机规模达800万千瓦;在交通领域,将推进内河货运船舶和集装箱卡车使用LNG;在工业领域,将完成浦东、金山和青浦等集中供热企业的清洁能源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