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名昭著的海上“偷渡者”贻贝,以破坏船壳而闻名,但贻贝也用自己这种牢固的黏合能力“将功补过”,成为工程技术界广受欢迎的明星。近日,中美科学家在《物质》发表的一则评论中称,贻贝足线的化学特性为工程技术创新提供了不少启迪:从清除泄漏的石油到净化处理污水,贻贝帮人们解决了很多难题。
利用坚韧的细丝,贻贝能承受强大的水流和海浪压力。这些丝线的黏附能力归功于一种叫做二羟基苯丙氨酸(DOPA)的氨基酸团。这刺激了以贻贝为灵感的仿生化学材料的发展,使其成为材料表面工程和环境科学的一种强有力的新工具。
南昌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表示,各种受贻贝启发的创新已经在进行中。例如科学家利用贻贝仿生技术成功研发出一种分离油水的高效材料,或有助于减轻石油泄漏后对海洋环境的破坏。与之前开发的一些材料不同,研究人员认为这些由贻贝驱动的创新可能适合大规模生产。
此外,贻贝也促进了净水技术的进步。这些创新材料能够从废水中去除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和病原体,这种物质很容易与污染物或具有这种捕获特性的其他材料结合。
然而,作者表示,尽管贻贝的特性激发了许多研究,但在应用于现实世界之前,仍然需要克服挑战。对于贻贝仿生材料(如聚多巴胺等)的结构—性质关系、氨基酸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网络对材料黏性的影响等问题,科学家仍在不断探索中。
研究人员希望通过寻找低成本、稳定和安全的聚多巴胺替代品,如多酚,克服这些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