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发展能否走出昂扬的上升曲线,从根本上取决于是否踏准了时代的节拍。
“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上合示范区,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建设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青岛发展的大势已来。
站上新时代新的风口,直面当今时代能源替代、新技术演进,各种力量交叉融合所引发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青岛如何抢抓机遇?
其实,透过这座城市当下正以前所未有的超高频率举办的一个个专业展会,人们已经可以找到答案。
9月23日,2019青岛氢能产业高峰论坛举行。在这场主题为“世界氢城、活力青岛”的大会上,青岛在搭建氢能产业发展的沟通对话与合作交流平台的同时,打造国内产业链最完善、技术水平最高的先进氢能产业体系的雄心也表露无遗。
这是一个充满诱惑又密布荆棘的新兴产业,但这更是一个不抢跑就会掉队、甚至失去比赛资格的产业。不只是氢能,这几乎是新的产业周期中,所有新兴产业的共性。它们爆发式增长的力量更强、迭代的周期更短,相应的后发追赶的成本和难度也更大。
发力氢能产业只是青岛“抢跑”新兴产业的一块拼图。同样在23日,青岛“百名院士百亿基金”联盟在青岛启动组建,则传递出这座城市对新兴产业更为持久、更具耐心的布局,从技术的底层、从核心技术突破,在技术与资本的联手中占据未来的制高点。
毫无疑问,青岛正以时不我待的气势,奋力争夺新兴产业制高点。因为唯有这样,才能不辜负这个发展的黄金窗口,才能在新一轮的城市竞争中抢占先机。
“世界氢城”的雄心
氢能作为绿色、零碳能源,被认为是人类能源的终极解决方案和能源革命的重要方向,受到世界各国重视。随着氢能在我国的发展,很多城市都将目光瞄向此,城市间也在上演一场氢能产业争夺战。
这场激烈争夺最显而易见的例证是,“氢能之都”正在成为很多城市共同的目标。山西大同、河北张家口、湖北武汉,都曾有过这样的提法。有着一定基础优势的青岛,显然不能、也不应该置身事外。
董家口化工园区产出大量工业副产氢,是氢能的重要来源;青岛港作为世界第6大港口,拥有全国最大的原油码头,国际一流的煤炭码头和液化天然气码头,能为氢能的生产、储运等提供强大支撑;青岛在国家对外开放中的独特优势,能为氢能产业的国际性交流合作提供平台……
更重要的是,青岛能为氢能提供很多城市所无法比拟的应用场景新能源汽车。目前,青岛新能源汽车产能约50万辆,拥有北汽新能源、一汽解放、上海通用五菱、一汽-大众等4家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以及近200家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不仅如此,青岛还立志打造全国乃至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仰仗这样的优势,青岛毫不犹豫选择将氢能应用的切入点聚焦于能源汽车、燃料电池领域。
目前,青岛提出要打造“世界氢城”,并迈出了重要步子。
今年6月底,投资百亿元的青岛美锦氢能小镇正式签约落户西海岸。9月23日举行的大会上,山西美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姚锦龙在谈到这一项目时表示,青岛具有发展氢能源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美锦将在青岛打造一个从氢气的制、储、运,到核心装备制造、氢能整车制造,再到商业化运营的全链条生态圈,并以氢能为基础,聚集科研、制造、流通、资本、应用等资源。而其所在的西海岸新区也于会上表示,将于2020年底前,率先建设两座加氢站,开通3条氢能源公交配套示范线,并在3年之内再开通3条,形成120辆氢能源公交车运营网络。
全力以赴多点开花
日前举行的2019第五届中国人工智能大会上,青岛一口气签约总投资达450亿元的24个人工智能项目,涉及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芯片研发与应用、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等新兴产业领域,又一次表明了青岛加快进军人工智能产业的决心。
人工智能可以说是当前最热门的行业之一。青岛在人工智能领域奔跑的速度不能说不快。仅今年以来,青岛就在人工智能教育培训、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打造、人工智能应用服务体系构建上不断开疆拓土。商汤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在青岛挂牌;约100所中小学校试点开设人工智能课程;选出100家不同类型的企业与华为、商汤科技、科大讯飞等共同打造应用场景;与人工智能的龙头企业合作,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园区,打造AI开放创新平台,汇集技术攻关、资金支持、成果转化、测试推广、信息交流、人才培养、创业孵化等系列性服务……
人们常说,包括互联网等在内的若干产业的争夺,已经进入一个强者恒强的时代。当面对刚刚起步的新兴领域,但凡看到机会,城市就必须要全力以赴。青岛正是在这样的全力以赴之中。
今年以来,青岛发起“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就是在拼尽全力抓住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带来的巨大机遇,一方面带动原有制造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高地。青岛要在这一产业迭代的重要关口,奋进全力。
近段时间以来,新兴产业相关会议和论坛以令人目不暇接的速度举办着。青岛发展新兴产业的思路不断与行业专家的智慧产生碰撞,不论是青岛全局还是区市各板块,都在进一步清晰着自己的思路。正如日前在崂山举办的2019中国集成电路设计大会上,崂山区就再一次明确要依托现有企业的科研布局,发力IC(集成电路)设计,令其打造的“青岛芯谷”成为北部沿海微电子研发高地,成为青岛集成电路产业链中最重要的上游力量。
缩小差距,放大优势
2019青岛氢能产业高峰论坛上,青岛发布了最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堪称“史上最强”。这一政策涵盖研发、生产制造、市场推广等新能源汽车产业全链条,且在每个环节都给予了精准扶持。政策中,动辄几千万乃至上亿元的财政奖励或补贴,让很多企业直呼“过瘾”。在青岛,这样针对新兴产业的政策,企业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
发展新兴产业,离不开有力政策的支撑。但在这一点上,不得不说,与南方很多城市相比,青岛是“保守”的,尤其是扶持产业的“真金白银”政策。但今年以来,青岛正在以巨大的步伐做出改变。先有“创投风投10条”,后有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还有更多政策“在路上”。
例如,不久前青岛就透露,正在制定加快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一揽子支持政策,涵盖了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研发、产品开发、标准制定、人才引进等12个方面,区别不同情况,给予企业不同额度补贴和奖励,这些优惠政策的力度在国内都将领先。
产业政策上的追赶只是一个侧面。今年以来,青岛开展了“学深圳、赶深圳”。当理顺了深圳产业发展路径后,这座城市意识到,城市间新兴产业上的差距,很大程度上是由产业生态决定的。
“深圳拥有最具创新活力的产业生态,只要是企业所需的要素资源,无论是研发、设计、零部件配套,还是人才、资金、交流对接平台,在深圳及其周边地区都能找得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姜波曾这样表达过对深圳的印象。
意识到这一点的青岛,也将产业生态的构建当作抢占新兴产业制高点的重要一环。而这座城市良好的制造业基础,则成为最为强大的助力,也让青岛的新旧动能之间可以拥有自己独特的转换路径和更快的节奏。正如门类齐全的制造业能为人工智能提供丰富的制造业应用场景,已经成为青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一大优势。
青岛发展的大势已来,乘势而上的青岛,一个由新兴产业定义的产业新版图正在人们的奋力奔跑中,一步步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