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成品油价格新机制设置40美元“地板价”,发改委表态将“适时全面放开成品油价格”。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数据解读:为什么是“40美元”?
央广网北京1月14日消息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国家发改委昨天发布消息,对国内成品油价格机制设置调控下限,建立油价调控风险准备金。当国际市场油价低于每桶40美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降低。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国家将结合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进程,适时全面放开成品油价格。
此前我国已经为成品油价格机制设置每桶130美元的调控上限,即当国际市场油价高于每桶130美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提或少提。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对国内成品油价格机制设置调控上下限,是为了减轻国际市场油价过高或过低对国内市场的负面影响。
为什么是40美元?而不是42、43美元?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这和目前国内石油开采成本有关。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随成品油价格机制的完善,国家决定进一步推进价格市场化改革。一是放开液化石油气出厂价格。主要是考虑国内炼油能力增长以及进口资源增多,液化石油气供应充足,市场销售价格持续低于国家规定的上限价格水平。二是简化成品油调价操作。将目前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调价通知改为以信息稿形式对外发布调价信息。这些市场化措施,都是希望逐步放松价格管制,为将来全面放开成品油价格积累经验。
林伯强说,任何对价格的限制,都是对市场的扭曲。
为什么是“40美元”?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对此进行了分析与评论。
经济之声:您怎么看40美元这个“地板价”?
董秀成:这个地板价本身没有结构的标准,政府是根据国际上一些大的石油公司及主要区域的开采成本决定的。因为各个地方的成本不一样,不同的公司也不一样。
经济之声: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特别强调,“十三五”期间应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成品油价格将完全实现市场化,此外,他透露了未来五年推进价格市场化的具体时间表。您认为5年实现成品油价格完全市场化难不难?
董秀成:其实市场化的大目标并不是现在才确定,它在几年前就已经定下来了。目前,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和油源多元化的大格局已经基本形成了。再加上油气体制的改革和其他主体的进一步加入,我认为放开成品油价格应该是水到渠成的。
经济之声:有人提出,既然国际油价这么低,为何不干脆多从国际市场上进口石油,减少国内资源开采,这样做有何弊端?
董秀成:国家对进口石油要有一个总体的控制,我们现在的进口实际上每年也在增加,但是我们不能突然全面放开,因为这会对国内的生产秩序,包括生产企业的勘探开发动力产生影响。另外,长远说来,依存度越来越大也会对国家能源安全造成影响。所以放应该逐渐的放,而不是放任自流。
经济之声:目前我国石油储备情况如何?为何不趁国际油价低多储备?
董秀成:国家实际上对此也有考虑,例如从2014年油价开始下跌时,国家就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是储备石油有它自身的特点,它与储备煤炭和粮食是不一样的。因为它必须要有专门的储备设施,但是国家目前的储备能力是十分有限的。另外,虽然国家的储备设施可能不足,但是它租用了一些设备或者是让一些社会储备设施进行代储。其实国家的工作力度是比较大的,最近1、2年内我们进口原油的储备量也在不断增加。
经济之声:在期货方面,我们能不能提前锁定一大批原油的库存?
董秀成:国内的一些大型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每年都会做一些套期保值的期货交易,但是国内的期货市场还没有,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原油期货品种到现在还没有出来,所以大家目前只能在国际市场上做一些。
经济之声:目前来看,国际原油供应端依旧充裕,交易商对供应过剩的忧虑有增无减。有人说新机制对油企是重大利好,您对此怎么看?
董秀成:我认为这对油企来说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这些传统的盈利大户有一些板块实际上都在巨额亏损。
经济之声:这对于原油贸易造成的影响大吗?
董秀成:这个影响不大。因为现在的贸易基本上被分为两大类,一个是国营贸易,也就是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它们实际上是自己给自己买,然后让自己的电厂消费,所以这对它们造成的影响不大。另外,非国际贸易这一块主要是给中石油、中石化这些大企业之外的炼油企业通过委托的方式来进口,所以这个影响也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