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缘政治及寡头垄断的全球原油市场,能引起市场震荡的真正力量,是原油大国们的战略行为,而不是他们官员的谈话,或者变化缓慢的供需平衡。这正是过去两年已经发生的,而2016年这样的情况也将继续如此。
沙特自2014年以来的行为表明了其要增加石油产能及供应的意图,而目前沙特的这一增产模式并未有所减弱,尽管来自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及沙特王国的一些消息听起来并不乐观。
据媒体报道,'土豪'沙特阿拉伯政府向银行提出高达100亿美元的融资申请。面对国际油价的暴跌,沙特这个OPEC掌权者也不得不融资以应对政府财政的不平衡。国际油价低迷已使相当一部分产油国陷入困境,即便如同沙特这种土豪,如今也不得不'弯腰'走路了。
为何'油霸'沙特无意结束石油供给过剩局面
美国的钻井机数是原油钻井平台数量,而沙特阿拉伯的钻井机数为主要生产伴生天然气的总钻井平台量。从图中可以看出,2011到2012年,两国的钻井平台走势几乎一致,因为在这一时期,沙特的钻井平台数为80-85台,而美国的石油钻井平台为1300-1400台。最有趣的是自此之后发生的事情。
随着油价接近100美元/桶,美国页岩油革命保持了上升势头,同时,自2013年底,沙特也开始了其历史上第二轮最快的钻井平台扩张周期。在2014年间,当时原油供应过剩已是公开的事实,尽管油价在这一年下半年大幅下跌,沙特仍继续增加其钻井平台。
2014年11月,半年一度的OPC会议因与会各方的分歧最终无果而终。自11月至次年3月,沙特钻井平台进入其史上第三个最快的扩张周期,在4个月里上涨15%.与此同时,美国的钻井平台处于下降趋势。2014年初,美国的石油钻井平台对价格的下跌反应不大。而在2014年11月的OPEC会议之后,美国的钻井平台开始自由落体式的暴跌,走上了2008年的老路。在美国原油钻井活动几近崩溃之时,沙特却在拼命增产。
而沙特通过增加产量令价格暴跌以获得市场份额在过去也有过。1986年,沙特卯足劲生产原油,导致油价四个月内暴跌67%,仅仅高于10美元/每桶。美国原油产业遭受重创,在随后的近20年里原油产量一蹶不振,沙特重夺原油市场宝座。
当然,美国钻井平台数下降之时沙特在也减少其钻井平台的例子在史上也有过。在1986年的价格战之后,沙特先是减少、后又稳定了原油钻井平台数。1997年亚洲发生金融危机,原油价格降至10美元/桶左右。为了避免重蹈价格战的覆辙,在沙特政府的积极斡旋下,多数石油出口国选择了限制产量,以维持国际石油价格稳定。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欧佩克意图通过减产阻止油价下滑,然而由于全球石油需求疲软,沙特此次价格保卫战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因减产损失了市场份额。
当然,钻机数量不仅揭示了沙特阿拉伯的原油供应和需求情况,钻井平台更多了展示了石油开采的意图和计划,而不是行动。图二展示了追踪沙特产量连同油价的行为。市场预计钻井平台会下降,作为回应,油价回升至60美元/桶。之后,沙特迅速增加供应,油价再次下跌。尽管油价慢慢降至通胀调整后的长期新低,沙特却慢慢增加了其钻井平台,只在某种程度上减缓其生产。
今年1月,市场传言OPEC成员将联合'冻产'。2月中旬,包括俄罗斯和沙特在内的产油国达成初步冻产协议,同意将原油产量上限冻结在1月的水平,受此消息提振,原油产量开始上涨。而Zerohedge却认为,在一个供应普遍过剩的市场,同时,对原油需求疲弱及美国原油产量变化缓慢,对产量的进一步上涨设置上限的消息竟然是油价上涨的信号,这简直具有讽刺意味。设置产量上限或许会缩短供应过剩的延长期,但在短时间内绝不会缓解供应过剩的局面。
或许是受到金融投资者空头回补的影响,或许是受美元汇率下降的影响,油价反弹。但是,无论如何,油价的反弹都不能改变原油供过于求的基本面,也不能改变产油大国的战略行为。各方的行为可能会遵循科威特石油部长最近所解释的思维——如果伊朗不参与,他们计划全力生产。伊朗曾认为冻产协议很'可笑',即使产油国达成协议冻结产量,沙特石油部长认为'OPEC成员之间几乎没有信任'是对的。
与此同时,钻井平台数显示,沙特将继续推进其高供应的计划。虽然沙特阿拉伯和OPEC断断续续地讨论石油需求的增加以及供应的减少,但是均未采取实质性的举措。
2月份沙特阿拉伯的石油钻井数量仅比去年12月创下的历史高位少1台,比1月份的钻井数量增加4台。而今年1月份沙特阿拉伯环比增加的石油产量与美国减少的石油产量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