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桶油”在高油价时代大举收购海外资产,“补贴”了全球石油企业;在低油价时代,它们又以高生产成本“补贴”了全球消费者
“三桶油”为何“补贴”全球消费者
从2014年底至今,石油行业始终在低油价带来的寒冬中瑟瑟发抖。说起低油价,供给侧的原因是美国爆发页岩油气革命以及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拒绝减产,需求侧就是中国消费增速降低。
不仅如此,作为原油消费大国,中国事实上在高油价时代“补贴”了全球石油企业;作为产油大国,中国又在低油价时代以高成本“补贴”全球消费者。
中国的三大石油公司在2009年和2012年两次全球经济衰退期间,曾大举出海收购了1000多亿美元的资产,以高价接盘了同时期国际石油公司(IOC)剥离的大量非核心资产,随后又提高了产量。因此,从某种角度看,中国是在补贴全球石油生产者。
进入低油价时代后,中国的补贴仍在继续。过去十年,中国油企在全球多个产油区投资了近1500亿美元,直接拉动了各大产区近600万桶/天的产量。且在进入低油价周期后仍不减产,坚持1000多万桶/天的产量(国内400多万桶/天+海外600多万桶/天),其中海外产量绝大部分都就近销售。
与沙特、伊朗等当前仍坚持产量的资源国不同,中国无论国内还是海外的原油生产成本均远高于当前国际油价,而沙特石油与资源部长前不久刚刚宣布该国生产成本仅4美元-5美元/桶。但在销售时,大家均按照统一的国际油价销售。
因此,中国是在以很高的成本增加全球原油供给量,消费者虽可消费更多的原油,却并不多出钱,所以中国的生产商无疑在变相补贴全球消费者,甚至是补贴着全球经济。
三大公司的尴尬之处在于,尽管不喜欢低油价,却只能硬挺着不停产、不减产。原因在于之前并购的海外项目都是以贯彻国家“走出去”和“保障石油安全”战略的名义高位接盘,是重大政治任务。这些花了大价钱的重大跨国并购当时对于三大公司是标杆性政绩,很难一句“油价跌了”就叫停。
以最具代表性的并购——中海油151亿美元收购Nexen公司为例,如减产甚至停产,必然面临大幅裁员以及员工安置、工会抗议等随之而来的诸多问题。此举对外,会让刚刚在海外立足的中国公司信誉大大受损,也会丧失花大价钱获得的海外市场。对内,难以解释当初的战略失误,并会暴露对世界石油市场规律的缺乏认识。
并购之外,中国石油(7.690,0.00,0.00%)公司还与伊拉克等国的公司签订了许多技术服务合同,通过提供技术服务收取桶油酬金。按照合同,如果中间停工,前面的工作量就都作废,此前投入都会打水漂。
因此尽管经济性很差,但三大公司并没有在海外减产的动力。同时,由于高价接盘后油价跳水,三大公司再难找到接盘者。
当然,俄罗斯和委内瑞拉等主要产油国也可能在微利甚至略亏的油价下坚持生产以坚守市场份额。但这些国家生产成本毕竟远低于中国企业,不存在补贴其他生产商的问题。
中国之所以面临这种“独特尴尬”,原因在于独特的石油体制和能源安全观念。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观念和模式始终局限于单一进口模式,即:资金流出去,油气流进来,眼中只有资源。而IOC们早已着眼全球市场,全球开采、全球销售。因此,中国公司大部分海外油气项目既不能减,又没法卖,只能被动补贴,除了等待市场回暖,似乎难有好的解决之道。
三大石油公司补贴了全球同行和消费者,并不是因为能拿到中国政府的补贴。尽管全世界的石油公司都喜欢在低油价时期与政府讨价还价,但当前形势下,无论经济领域还是政策领域,中国国有石油企业与政府讨价还价的能力都已很低——高油价时期,三大公司不断出海以高价接盘,政府认为是在保障中国石油安全,尽管成本高,但属于“政治正确”,此时供给严重过剩,政府不再担心石油安全。
另一方面,石油窝案之后,石油行业的高层游说能力也在下降。因此,“三桶油”目前只能咬牙继续“补贴”全球消费者,企盼冬去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