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表示,“十三五”时期要实现成品油价格完全市场化,要逐步放开天然气气源和销售价格,要推动逐步放开公益性以外的销售电价。
他表示,未来5年政府应逐步减少对市场价格形成的干预,特别是要在医疗服务价格、电力价格及成品油价格等领域加速推进价格市场化。同时,加大市场价格监管和反垄断执法力度,维持良好市场秩序。到2017年,竞争性领域和环节价格基本放开,到2020年,市场决定价格机制基本完善,价格调控机制基本健全。这意味着,我国成品油价改的脚步渐行渐近。
市场化定价改革迫近
我国成品油价格调整在去年12月经历了两次“暂缓”。事实上,2014年至2015年,有关部门5次干预成品油价格调整,原因或是消费税上调,或是雾霾严重及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
有关专家表示,当前的成品油价改阶段出现或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是产业链利润分布不均。目前,国际原油价格长期处于低位,从勘探、炼油、批发、零售四个板块来看,利润分配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不均衡。从国内石油行业整体来看,勘探板块、批发板块亏损严重,炼油、零售板块盈利。炼油产业链“旱涝不均”或将倒逼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提速。
此前,新华社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加快推进能源价格市场化方面,《意见》也明确指出,国家将择机放开成品油价格。
“目前的经济环境有利于放开成品油价格。”分析人士指出,一方面,当前的供需格局仍将在一段时期内压制油价,为价格改革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在经济增速趋缓的背景下,CPI(物价指数)将低位徘徊,为价格改革减少阻力。
未来放开成品油价格后,市场将在价格调整中发挥主导作用,政府的作用将偏向于监管等环节。这将有利于成品油资源的合理配置,国内供需关系将直接反映到价格的涨跌上,成品油价格变动也将更加频繁。
完全市场化还需要时间
成品油价格的市场化仍需要具备种种客观条件,不可能一蹴而就。有关专家表示,成品油价格改革应制定相关配套措施:继续健全完善成品油相关财税制度;大力发展原油期货贸易;健全市场监管及配套立法等。
配套的市场开放政策能够加快成品油价格市场化进程。成品油市场化是经济发展整体市场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需要国家相关政策的配套和引导、促进,并制定进出口、监管、税收调控、市场开放等方面政策。
事实上,国内成品油市场化环境正在逐步完善。近年来,我国在放开国内油品市场上可谓动作不断。加大非国有企业原油使用配额,对民营企业放开原油进口权,在新疆试点石油天然气勘探区块招标,从上游逐步打破国内油品市场的垄断格局。更重要的是,由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牵头制定的《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有望近期亮相,新一轮油气总体改革涉及上中下游各领域的市场准入和价格放开。原油期货上市工作亦已准备停当,广大用户也已适应了成品油价格的频繁波动。成品油价格市场化的条件正逐步成熟。
但专家认为,完全市场化仍将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如果仓促草率地完全放开成品油价格,也许会出现市场定价混乱和监管欠缺等问题,诱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调整战略迎接成品油价改
“从去年到现在,油价累计降了两元多。油站开展降价和优惠活动,利润都让给了客户。”一位山东省民营加油站老板说,2015年他所在油站的利润比2014年降了六成。
降价促销曾是油品销售企业常用的市场竞争手段。在目前政府对成品油实行“最高限价”的条件下,比竞争对手更低的价格往往能吸引更多客户。然而,随着成品油行业的市场化,成品油价格的放开被提上日程,未来的成品油市场必定更加成熟、有序、规范。销售企业应当采取更多元化的竞争手段,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丰富客户消费体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首先,销售企业要积极推动油品升级,为客户提供高品质油品。在充满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细微的价格优势将不再显著,车主更愿意选择高品质油品。
其次,销售企业要促进业务向多元化发展,在发展主营业务的同时,积极关注加气、充电业务,拓展非油销售业务,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再次,销售企业应广开思路拓展销售网络,利用信息平台提高资源利用率。如使用物联网可以把国有加油站、民营加油站、油库、运油车、待加油的车辆连接起来,司机可随时了解周边加油站的储油情况并就近加油,运油车也可选择到距离最近的油库运油。